我单位生产的清灰剂,是中科院高能所应用部经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提供我厂生产的一种燃油炉专用产品。它由多种有机化合物配制而成。适用于大中型燃油炉,它能除掉锅炉受热面上的灰垢,降低热阻,恢复原设计功能,对延长锅炉寿命、确保**生产、降低劳动度、节约强度、节约能源、效果较好原理。 燃油炉专用清灰剂原理: 锅炉喷入清灰剂燃烧后,生成弱碱性的K2CO3和K2SO4随着烟气流动而堆积在锅炉排管,省煤器和空预质变器等热免,由于尾部烟气温度下降,其主要成分物质便凝结起来,堆成薄膜,这种薄膜与渍烟附着物中的酸和碳酸起中和反应,把硫酸和三氧化硫变成无腐蚀性,又无粘着性的硫酸盐。从管壁上自行剥落下来。 燃油炉专用清灰剂使用方法: 燃油炉专用清灰剂使用量根据燃料消耗量而定,一般用量为燃料的万分之六左右,每日1~2次,加**法采取燃烧室负压吸入法或用喷射器喷入,时间为8~12分钟,喷射位置:在锅炉前脸两个观火门交替向燃烧室火焰中心喷入。加入此药后,烟筒应冒出白色烟雾。此项工作应在锅炉负荷、压力稳定时进行,并注意喷入角度、空气压力,使之成微粒子雾均匀喷出。 燃油炉专用清灰剂经济效果: 1、使用清灰剂2~4周后,排烟温度下降2~8℃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按50吨油炉计算,每年节约油300吨,降低运行费用5万元。 2、延长锅炉运转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锅炉**经济运行。 3、清灰剂使用简便,不需清灰装置,时间较短,每次一人即可操作,不需人工清灰,降低劳动强度。 燃油炉专用清灰剂**性能: 1、此燃油炉专用清灰剂属易燃物品,应加强保管。贮存地点要远离锅炉30米以外。 2、燃油炉专用清灰剂呈粉末状,有水溶性,着火温度在250℃,切忌烘烧,防止潮湿。 黑龙江锅炉清灰剂,哈尔滨锅炉清灰剂,吉林、辽宁锅炉清灰剂 的详细介绍 一、黑龙江锅炉清灰剂,哈尔滨锅炉清灰剂,吉林、辽宁锅炉清灰剂产品介绍 1、该产品能迅速**各种锅炉受热面上的结灰、不仅免除清灰工作的麻烦;而且还能节约燃料百分之五以上,经多家使用,节能效果显著,用户普遍反映,确实是一种*新*高效节能产品。 2、锅炉受热面积灰一毫米厚,导热系数降低50倍左右,耗能严重,使用清灰剂可**灰垢、恢复原设计功能,可节约燃料煤5—8%、油6—9%。 3、减少大气灰尘和氮气化合物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4、减轻司炉工清灰又脏又累的繁重劳动。 5、**了酸性结垢、减少锅炉腐蚀,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 锅炉清灰剂 二、应用范围 1、可用于工业锅炉、采暖锅炉、各种船舶,火管,锅炉等。 2、也可用于燃油,燃气各种型号的锅炉清灰之用。 3、蒸发量35吨/小时以下的各种型号的锅炉清灰效果尤其显著。 三、使用方法 ①燃煤锅炉可直接将药投入到炉膛旺火区即可。 ②必须按规定投药量集中投药效果*佳。 ③对煤粉炉,沸腾炉和油炉,可直接将药投入旺火区。 ④按用药量中规定的数量及投药次数使用。 ⑤新运行没结灰垢的锅炉,用药量为燃料消耗量的千分之2.5。 ⑥已结灰垢的锅炉,起初投药量为正常时的2—3倍。一般一周左右,灰垢可**干净,此时可恢复正常投药量。 四、存放及保管 ①避免与有机物接触。 ②远离火区、防止潮湿。 应用于燃煤电厂的优势 结焦(附着在锅炉管壁上的硬垢或称烟垢)一直是锅炉使用者的一大难题,结焦不但造成锅炉维修问题、腐蚀管壁,省煤器及堵塞空气预热器,而且降低热效率,浪费燃料,采用本产品后可达到如下效果: 1、改变焦渣特性,使焦块变的疏松,焦渣呈粉末状,避免因掉大焦块造成的非正常停车次数; 2、显著改善捞渣系统工作强度,降低维护保养要求; 3、可快速**锅炉各受热面焦渣,防止因管壁结焦造成的爆管现象; 4、减缓SO3和硫酸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5、免除人工打焦,减少员工工作强度;便于集控人员调整锅炉运行参数。 6、在燃煤供应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可以拓展电站锅炉燃用煤种范围,增加燃料的灵活性,额外节约生产成本。 7、电站锅炉可掺烧低价、廉价劣质煤,节约生产成本; 8、电站锅炉还可掺烧高热量上等煤种提高锅炉负荷,增加发电量; 9、有效提升锅炉效率,加强热交换,降低发电煤耗,节约燃煤; 10、减少锅炉吹灰次数,降低排烟温度和减温水使用量。 11、可减少S、N氧化物的大气排放量; 12、促进燃料完全燃烧,降低灰渣中含碳量,减少废渣排放量; 13、降低烟气林克曼黑度; 14、降低烟尘排放量 四、性质及外观: 除垢剂是粉红色液体,其除垢性能远远高于有机酸,它可以**碳酸盐、硫酸盐、氧化铁、硅酸盐等多种污垢,本剂(获国家科委进步二等奖、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委三等发明奖)及渗透剂,促进等多种成份复配而成,(发明在世界上至今尚无先例),可适用于不锈钢、黄铜、紫铜等多种金属及合金材质,缓蚀率达99.7%,比盐酸类除垢剂要高几十倍到几百倍。
公司名称:
廊坊中水化工有限公司
电 话:
86-
传 真:
联 系 人:
田行军
手 机:
网 站: